《中藏经》:“阳者生之本,阴者死之基”…顺阳者生,顺阴者死”。
凡万物之生由乎阳,万物之死亦由乎阳。非阳能死物也,阳来则生,阳去则死吴”。
阳气主宰看人的生死
阳气决定人的健康程度。
阳气是人体的动力
阳气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!
一、阳气不足的表现
怕冷、手脚冰凉、消化不良、精神不振、无精打采、舌淡而胖、或有齿痕、脉象沉细。
二、心阳不足的表现
胸部、心脏部位发凉,稍微劳累点就心慌、气短、情绪低落、不爱笑。
三、肝阳不足的表现
姜靡不振,没有生机,做事不积极,没有动力,处事犹豫不决。
四、脾阳不足的表现
食少腹胀,肚子发冷,经常拉肚子,消化不良,自我感觉压力大,爱胡思乱想,容易得忧郁症。
五、肺阳不足的表现
容易感冒,气踹,咳嗽,特别是顽固姓咳嗽,哮瞩久调不愈,爱哭,两极,做事没有魄力。
六、肾阳不足的表现
没有精神、面色发暗、性冷淡、手脚冰凉、腰以下发凉、小便多、夜尿尤其多、记忆力减退,做事喜欢半途而废
七、阳气不足的原因
1、笑、哭、走路、坐、躺、睡觉、说话、学习、吃饭等基础生活。这部分阳气的消耗任何人都无法避免(也是人一定会变老的原因)
2、吃西瓜、喝冷饮、不节制性生活,过度的压力、熬夜、愤怒悲伤等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及不良情绪等。这部分的消耗是完全可以避免的,
但现在人都无法控制自己
3、汗蒸,泡澡、针灸,拔罐、过度运动、经常喝凉茶、吃药、打点滴等调理方法。在祛除人体垃圾、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同时也会加重
阳气的消耗
八、补阳的方法
食用温补类食品、保持良好的心态、练瑜伽、打太极攀、良好的睡眠、经常艾灸等可以补充人体阳气。
如何艾灸补阳气?简单,灸五穴即可。
身体寒凉,在中医体质学上称为阳虚体质。阳虚体质就是阳气不足,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,阳气不够,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。这种体质的人,
女姓多于男姓,年轻人更多一些。当然也有很多中老年人也有身体寒冷怕冷的症状,那么也是元气不足的典型表现。
涌泉穴
《黃帝内经》中说:“肾岀于涌泉,涌泉者足心也。”意思是说: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,来源于足下,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。
足三里穴
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灵穴,长寿六。艾灸足三里穴,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,刺激消化液的分泌,从而增强消化能力。
大椎穴
属于督脉,有通督行气,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,同时如果有感冒,过敏姓疾病,热病,藏痫,颈椎病,调理取穴大椎也是优选,都是在调理寒凉疾病,
那么大椎在上焦,调理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优选穴位。
命门穴
补肾社阳命门,命门是人体生命之门,先天之气益藏所在,生命的根本,临床上,命门火衰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,下利清谷或五更池,男子陽装,早泄,
女子宫寒不孕,舌质淡,脉沉迟等虚之象
所以要长灸命门和大椎可提高哲脉之阳气,大椎和命门艾灸,补足督脉元阴元阳,补命门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。
灸命门给各脏器的生理活动起到温煦,生发和推动作用,故灸命门是推动生命之火。
神阙穴
主要用于调理中风虚脱,四肢厥冷,尸厥,风痫,形惫体乏,绕脐腹痛,水肿鼓胀,脱肛,泄利,便秘,小便不禁,五淋,妇女不孕。
都说一灸神阙暖全身,灸神阙,有沟通上下之功效联系任脉之上下。而且灸神阙还可以调理胃肠疾病,妇科疾病,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,
所以阳虚体质灸神阙可以很快得到改善,就是灸了神阙可以打通任脉。
五个穴位不用一次灸完,只要循环施灸即可。只要坚持在冬季艾灸这些穴位,就能彻底处理自己的寒凉体质,而目也能很好地补充元阳!
凯邦易购 专注健康
中医养生专家
联系电话:13266519526 / 13266511441